普洱茶 > 普洱茶百科 > 普洱茶文化 >

“陈升人”的普洱缘

2014-04-04 00:57

  5年前,两名来自“铁观音”、“大红袍”的故乡——福建的“茶叶人”,痴迷于普洱茶的独特韵味,投身普洱茶产业,和勐海结下不解之缘。勐海陈升茶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曹克毅就是其中之一。
普洱茶品网 http://www.puercp.com/6/view-3566153.htm
  数年探索、数年耕耘。如今,陈升茶厂已在勐海大小林立的茶厂中赢得了一席之地。公司工会造福职工的工作,也从最初的“水土不服”渐渐步入佳境。
  爱上普洱的福建“茶人”
  坐落于勐海县工业园区的陈升茶叶有限公司,有着花园式的厂区和气派的办公楼。办公楼一楼的展厅摆放着一条长约十米,用整块花梨木制成的厚重茶桌。我们在这条茶桌上,一边品味清香的茗茶,一边采访了曹克毅。
  年逾花甲的曹克毅精神矍铄,他不紧不慢地说,自己毕业于农业大学制茶专业,曾在铁观音厂工作多年,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老茶人”。过去,他对普洱茶从未涉足,公司总裁陈柳滨亦是如此。7年前,陈柳滨和普洱茶的一次偶然邂逅,让他从此痴迷,一发不可收拾。次年,他就前往云南考察,历时数月,跑遍了普洱茶的全部产区,最后看中了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树品种优良的勐海县。
  2007年,陈柳滨创立勐海陈升茶厂。从那时起,曹克毅也来到勐海,和这里的万亩茶山紧紧联系到了一起。
  “过去我只喝铁观音,不爱喝普洱茶,来勐海几年后,我只喝普洱茶!”曹克毅“豪迈”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其实,曹克毅对普洱茶从不会喝到离不开,就是一个习惯成自然的过程。在公司的发展和工会工作道路上,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蹒跚学步到熟门熟路,从边学边干直至独树一帜的过程。
  “陈升式”的工资“三级跳”
  提起创业那段峥嵘岁月,曹克毅嘘唏不已。建厂初期,他们作为一个外来的“新手”,对当地民情不了解,对其他厂家的经营“诀窍”一无所知。
  勐海大大小小的茶厂难以计数,工友们常常相互打听,哪家厂工资高就往哪家走。公司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工人总是像走马灯一般频繁变换。即使是勉强留下的职工,也是纪律涣散,难以管理。
  百思不得其解的曹克毅只好外出“取经”,跑了几家厂后他发现,当地茶企普遍实行一种“定额制”计酬方式,即在发放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制定若干个等级的生产定额,员工在一个周期内完成定额即发放定额奖金,完不成定额则不发。这种制度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也为更熟练的员工增加了收入。当时一些工厂的“熟手”月收入能达到2000多元。而那时的陈升茶厂效益不好,职工月工资仅八九百元,计酬方式也不符合工人的“味口”,自然留不住人。
  于是,陈升公司也参照其他厂家制定了自己的定额,并适当调高了职工工资,工人才逐步稳定了下来。
  后来随着产品打开市场,公司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陈升公司的职工工资开始了接二连三的“起跳”。2009年,曹克毅与陈柳滨商量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大幅度下调定额。这意味着职工通过更少的劳动就能获得更多的报酬。新定额实施当年,职工工资增长幅度超过20%;2010年,工资再增20%;去年,公司再次下调定额,同时还将定额奖金上调50%,一升一降,使得职工收入再次跨越。
  现在的陈升茶厂,即使是技术生疏的新员工,月收入普遍能达到2000多元,熟练的工人月挣三四千元更是不在话下。
  当初因为工资低而留不住人的企业,现在工资水平走在了同行的前列。在“定额”设计上,也由曾经四处取经的“学生”成为了外人借鉴学习的“老师”。
  记者纳闷,提高职工工资,直接提高奖金即可,为何要降低定额?曹克毅一语道破玄机:“如果只提高定额奖金,照顾的是熟手,新手可能得不到实惠,而降低定额,生手也可以受益,熟手则可以通过完成更高的定额获得更多报酬,既激励了职工,也保护了新手。”
  他还说:“公司每一次薪酬方案的制定和调整,都是我和老总,以及其他管理人员共同商量,并充分考虑职工意见的结果。今后我们还将在县总工会的指导下开展自己的工资集体协商,让管理更加规范。”
  责任铸就质量
  普洱茶的生产技术算不上很复杂。不过,这不等于职工不用培训。曹克毅清楚地记得,前年,工人石小生不慎被压饼机压伤了手指,曹克毅将他送往医院,可是到医院后的情景让曹克毅大吃一惊——病房里还有好几名其他茶厂的工人,他们同样是在制饼时压伤了手指!
  事故发生后,石小生得到了妥善的处置,不但住院期间公司领导和班组长轮流前往看望照顾,出院后,公司还为他重新安排了门卫工作,后因其本人要求退职回家,又发给了5万元安置费。
  但这件事也引起了曹克毅的思考:压饼机的操作并不复杂,只要按规程作业,相比很多机械是一种“安全”的设备。工人在这个环节上出事,原因只能是操作不规范、或是工作中走了神。
  于是,反反复复的叮咛和告诫开始在生产班组之间传开,师傅提醒徒弟,老员工提醒新员工……通过这种朴实的互帮互教,从2010年以后,再没出现工伤事故,石小生是公司第一名也是最后一名被压饼机压伤手的工人。
  公司与茶农签订协议,拥有了老班章、易武福元昌、南糯山半坡老寨三个茶山。这里因为生长着稀有的原始大树茶,因而被视作优质的原料基地,茶农遵循传统方法养护茶树,采集加工茶叶,也使得这里出产的茶叶被贴上了有机、天然的标签。
  可陈柳滨初次到茶山拜访时,却不由皱起了眉头。茶农采集来的茶叶,被随意晾晒在庭院、路边,甚至是房头瓦顶,显得不够卫生,也影响了茶叶的品质。
  于是,公司建起了整洁的标准化晒场和茶叶初制车间,又聘请有经验的茶农参加茶叶初加工,让茶农成为了工人。
  曹克毅说:“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是普洱茶血统纯正的保证,现在我们又在茶叶生产中加进了卫生和标准化这些概念,肯定会对工人的观念带来冲击,给生产管理带来一些麻烦。但我们作为一家外来的企业,能为普洱茶带来一点有益的新东西,这也是我们的一种责任!”
  无论曹克毅还是公司管理人员,平日对员工灌输得最多的,就是制茶过程中的卫生问题。走进陈升茶厂的车间,会误认为进入了一家制药厂——所有工人均穿着洁白的消毒服,佩戴卫生帽,与传统的普洱茶生产作坊情景迥异。
  
  亲情构筑家园
  宽阔的厂区,为改善职工居住条件提供了可能,原设计为8人一间的职工宿舍,现在只住4人,最多6人,班组长房间住1人。职工沐浴有太阳能热水供应,卫生间安装了感应式冲水机。前段时间,曹克毅到另一家茶厂考察发现:每一间职工宿舍都安装了电视机。回来后他马上向陈柳滨提议:陈升公司也应该为每间宿舍配电视。提议也得到了陈柳滨的认可,目前正在计划落实当中。
  职工食堂按照“两荤一素一汤”配菜,过去职工每人每月餐标300元,职工交150元,公司负担150元,去年食材涨价太快,300元已无法满足“吃好”的要求,若要保证饮食质量,要么职工多交钱,要么企业多花钱。陈升公司两条路都不走,最后的办法是公司承担食堂所有开支,职工分文不交。
  前年职工杨志才幼女因兔唇需做手术,急需大笔费用。陈柳滨带头捐资1万元,管理层每名干部捐款不少于500元,普通职工也纷纷解囊。总计8万元的手术费很快被交到杨志才手中。
  今年“三八节”,公司组织女工到老班章茶叶基地踏青,西双版纳的旖旎风光、基地内数千亩古茶园里的百年古茶树,让女工们心旷神怡。一名女工感慨:“我是一名办公室文员,来公司一年了,一直盼望到老班章看个究竟。今天公司安排了这次神秘之行,让大家玩得很开心,玩得很尽兴。”
  踏青活动最后伴随着一片傣语“东锅,水、水……”在祝酒的欢笑中结束。此时大家更深刻地体会到陈柳滨曾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有两缘,情缘和血缘。同事因为情缘而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比和血缘的家庭相处的时间还长。所以我们是比一家人还亲的一家人,公司就是我们共同的家!”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普洱茶 > 普洱茶百科 > 普洱茶文化 >
电话:13859366756网微信短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