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昌宁时已是傍晚时分。车子转过弯弯的山路,突然大片的灯火闯入眼里,有些猝不及防,而更多的是惊喜。美丽的滇西高原,怒山、云岭两条山脉隔着汹涌的澜沧江静静延绵,用一座铁索桥隔江握手,将澜沧江两岸的两片土地,连成了一个极富诗意的名字――昌宁。早就听说过茶马古道这个名字,在我的印象里,它如丝绸之路一样古老,一样的令人心神迷离。但当我们真正踏入这片茶马古道必经之地时,却产生出一种相当复杂的心情。
好山好水出好茶
好山好水出好茶,上山上水出上品。澜沧江流域是茶的故乡,扼其上游的昌宁,属滇西横断山脉向南延伸地段,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海拔相对高度2000多米,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多气候类型在境内交织,形成了晨雾暮霭的独特宜茶气候。由于境内云雾期长,加之温差小,湿度大,降雨充沛,漫射光多,土壤性酸、缺磷、肥力中等,为昌宁茶叶造就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据向导盛欣中介绍,昌宁茶叶生产加工年代久远。早在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就有官绅在昌宁碧云寺种茶,产一种名叫“碧云仙茶”的极品茶,20世纪60年代,碧云寺中尚遗一古茶树,干如巨柱,枝繁叶茂,其中一枝干盘曲逶迤,人称“藤茶”。藤茶嫩叶呈红色,加工时先将鲜叶煎炒,然后轻揉、晒干,再将干茶用纱布包裹着置于糯米饭上蒸熏,最后在木模上压制成块状、晾干。这就是颇有名气的“碧云仙茶”。正宗的“碧云仙茶”汤色青翠透亮,经久耐泡,回味悠长,但产量极微,价格昂贵,非富豪显宦是享用不起的。
如今,昌宁境内的2500多亩古茶树,则亲历了昌宁茶叶的发展与变迁。去年5月,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云南农业大学等4家科研院所的7位茶叶专家,对境内古茶树群落进行了科学鉴定。专家组认为,从昌宁的大茶树分布范围、数量、种类和形态特征看,茶树种植资源的多样性十分丰富,既有野生型的大理茶,又有栽培型的普洱茶,亦有大理茶与普洱茶自然杂交后代的过渡类型。其中,漭水镇茶山河的红裤茶树高15.8米,树幅6.7×8.0米,基部干围3.4米;田园镇石佛山的柳叶青大茶树树高14.8米,树幅11.8×10.6米,基部干围3.03米。这些植株不亚于云南省已报道的千年古茶树。从此,昌宁开始名正言顺地享有“千年茶乡”的称号。
马古道闻茶香
在昌宁,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悠悠茶韵,更能在浓浓的茶香里感受原汁原味的生态、自然乐趣。
在昌宁的高山河谷之间,零星分布着13个乡镇。“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形成了立体分布的丰富物产,构成了一个立体的茶乡。
在昌宁境内,古茶树、野生茶树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2300米之间,其中野生古茶6片1101亩,1006株;古茶树400亩,10599株;古茶园100片2158亩,37837株。从类型上来分,有栽培型古茶树、野生过渡型古茶树、野生茶树等,它们见证了昌宁每一个时代的历史变迁。
1930年初,茶叶种植开始形成规模;1949年,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5000多亩,产茶30多万公斤;1958年,建成红茶精制厂;1985年,县红茶厂生产的“红碎高档2号”获部优产品称号;1986年,昌宁与福建安溪、浙江富阳、安徽岳西同时被命名为全国首批4大优质茶叶基地县,所产的精制红茶远销亚、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世纪末,昌宁的绿茶又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尼诺”绿茶曾获“金钟奖”、“陆羽杯”奖,并被评为“云南名茶”;“雪兰”绿茶则漂洋过海,夺回马来西亚国际工商展金奖。2006年,龙润公司入驻,普洱茶问世。虽然众多的荣誉只能说明过去的辉煌,但同时也雄辩地证明了昌宁是生产加工优质茶叶、研究发展茶文化的理想之地。
盛欣中告诉我们,昌宁是历史上茶马古道重要支道的必经之地。现在,马帮的铃声虽然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淹没,但茶叶这一传统的经济支柱却随着时代发展闪现出新的光芒。
走出昌宁,彝乡小罐茶、汉家小罐茶等地道的传统饮茶场景在我眼前久久浮现,它们与昌宁现代茶产业发展交相辉映,交织出了一曲永远传唱的千年茶歌……
正所谓:彩云之南雾故乡,绿水青山鹭成行;茶马古道韵深长,澜沧江畔茶飘香。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