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百科 > 普洱茶文化 >

我玩普洱这些年

2014-04-04 00:57

  经历过动荡的格局后,如今普洱市场开始越来越规范。外来大资金的进入速度不比当初疯狂的年代少,只是少了一些盲目,多出一些精明。普洱茶专业化少,门槛低导致的情况就是资金容易进来,竞争在不断加大。小资金抵御大资金的竞争除了灵活变通别无他法,先于他人看到明天的普洱发展,就是今天的机会。
普洱茶品网 http://www.puercp.com/7/view-3029108.htm
  普洱茶复兴的这些年,也是我误打误撞成为一名茶商的这些年,也无意中成了普洱茶再次复兴的亲历者。这些年,最大的感触就是轻松,不累,不管是否能赚到钱,最关键的是开心和养生。在普洱茶的商海中,保持一颗平常心,纵使潮起潮落,也能如一杯百年老茶入口,很快便散化得浑身舒爽。 我玩普洱这些年,总结起来,也和普洱茶市场一样,是一个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躁动走向平稳的过程:
  
  懵懵懂懂入行
   (2003年―2005年)
  
  也许我是普洱行业的幸运儿,在普洱发展萌芽阶段也就是普洱茶在中国即将飞速发展的前夕,我歪打正着被云南朋友带入此行。初次接触到普洱厂家,也就是我第一次到美丽的西双版纳的时候,那是2003年。
  走在漫山遍野都是茶树的茶山上,我很陌生,做了十年金融行业的我对茶一窍不通,尤其是才新兴发展的普洱茶行业,其实,第一次到西双版纳我只想着玩,再买点普洱茶应付一下朋友,如果没走进入厂家的试茶室,并喝了一泡充满樟香味让我意犹未尽的七子饼老茶,我想我应该和大多数旅游者一样,走马观花,马上就淡忘了这次茶山之旅。
  试茶室里有些香港人,也有些台湾人,甚至还会有马来西亚的茶商,我感到很奇怪,小小普洱茶怎么牵动这么多地方的商客。于是他们在试茶,讨价还价,探讨普洱的问题,我就在旁边细听。很快我读懂了关于普洱茶最核心的关键。第一它需要陈化,才能越陈越香,口感更适合品饮,第二,普洱茶在中国大陆市场才起步,未来应该前途无量。我预测到普洱茶行业是个大行业,较其他茶行业的最大不同是它的专业化不强,操作相对简单,进入门槛不高,但需要庞大资金,而且这个行业随着不断兴起,容纳外来投资资本的容量很大。2003年茶山原料价格和当时普洱茶产业都还相对低迷,我想这就是机会,一个千载难逢投资机会。也就是在厂家试茶室那一刻,我看清楚了这些道理――香港人流行喝的普洱茶在大陆将会越来越流行,普洱茶陈化有很大的时间断代,也就是过去陈化的老茶只是应付香港市场,一但大陆流行,将严重供不应求。现在存茶正是时机,以大陆市场的需求,未来高山古树纯料市场将占领高端市场,并且这个市场是个新兴领域,而当时候云南名山纯料价格被严重低估,比如2003年底的易武古树茶,也就是30元一公斤。比铁观音和龙井茶的价格要低得多,我觉得云南古树原料在口感滋味和耐泡度、生态上不比这些茶差,而且稀缺。那次茶山行之后,我毅然从当时一片惨淡的股市中奋力抽身,开始试着进入还在萌芽中的普洱茶市场。
  人说隔行如隔山,没有任何准备地踏入一个行业,风险很大,成功机会不多,这个我也有想到,只是我想我买卖的是普洱茶,而且是普洱新茶,它的价格接近茶山原料价,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价格,所以往下跌的空间有限,而且不存在变质和保鲜的问题,所以我的想法很简单:卖不掉就存着,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色,所以持有待陈化的一个过程就是普洱自身价值升值的一个过程,因此即便我卖不掉,只要保存得好,它的内在价值也会自然提升,越来越高。即便刚开始我不熟悉这个行当,不能轻易脱手持有的普洱茶,但它其实在自然增值,风险很小。举个例子,做普洱新茶生意,好比一个从事小猪买卖的行业,小猪虽然卖不出去,但它一直养在栏里成长,最终你还是可以把大猪卖掉的,这就是我进入这个行业看得最准的地方。以投资为前提下的买卖是我不惧行业陌生的所在,应该说我没有任何准备就一脚迈入普洱这个行当,当初的心态是不能因为困难错失机会,在大机会来临之前必须是先进入,再不断学习。这个道理直接指引我,当前普洱茶山原料偏低,要抓住时机,先入为主,然后再做其他打算。
  我记得,2004年的时候,我在某普洱论坛,号召很多想投身或者投资此行业的朋友,不要先等着学习好普洱再进入行业,要先大胆的买入普洱,再慢慢研究。而我就是这样彪悍的姿态,进入这行。一如所料,刚开始连产品都介绍不清楚,虽然仓库里大量市场稀缺好产品,但我的面孔过于陌生,行家们都不信任。当然刚开始我也会有一丝急切,只是到后来,越卖不出的产品,价格偏偏升幅得越大,因为此刻,茶山的原料价格已经是一天一个价,开始不断拔高,越来越高。这个时候,手中持有货物就是稀缺产品,已经不是如何推销出去的问题,而是如何惜售。
  有幸我是普洱市场的新手,在产区毛料大幅涨价很长一段时间,我手中的货物都没有怎么能卖掉,静静放在仓库里的这些产品无形之间已经是五倍十倍的价值攀升。初次的投资成功让我对普洱茶充满了信心,我的普洱茶事业的第一步就是以这样方式开始了。
  
  坐看疯狂混战
   (2006年―2008年)
  
  俗话说横的有多长,竖的便有多高。普洱茶从原料价格严重偏低阶段开始就有资金大量进入,原料价格逐年递增,市场存量产品价格不断拉高,开始出现市场价格和原料价格的脱节。首先体现的是市场价格严重高于原料价格,普洱茶加工环节相对简单,原料成本基本和出厂成本相差无几,多出的就是利润。
  2005年底,普洱茶市场开始不断拉高次新茶和新茶价格,使得市场价格远远高于成本价,但这些产品并没有被市场消耗掉,而是不断再倒手,一直存在于市场茶商和藏家手反复交易,这实质就是一种资金游戏而已,非常不健康并充满极大隐患。接着,大量游资看到普洱茶利润高,资金开始由市场进入茶山,疯狂收购原料并加工成产品打算在市场高价抛售,这个时候市场已经在不断价格推高的狂潮下开始疲惫,后续资金开始不足。但茶山的原料价格却开始畸形飙升,大家都想迅速做完产品再抛向市场变现。而经历过2007年后的普洱价格飙升后,市场在后续资金缺乏,大量获利资金开始回吐的形势下,这个时候巨量新茶到达市场后,市场承接力不足,开始雪崩,普洱茶几乎是一夜间由昨天的抢手货变成今天的无人问津,现实很残忍,很多人倾家荡产。
  也许是一直保持着一颗平常心,我很快嗅到了这疯长的市场里暗藏的危机,想着本来就是玩而已,开心最重要,风险还是要尽量规避。我在2006年开始减少新货进货速度,因为买卖开始出现倒差的不正常现象,今年你卖掉旧产品获取的资金赶不上厂家新货的涨价,原因在于飙升的茶山原料价格,市场接受度和茶山毛料价格走向开始出现分歧,最终分崩离析的结果就是市场狂跌。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二线厂家很多质优陈年产品并没有跟上涨幅,而是严重低于涨幅。大家都在炒新茶,而正是这些产品陈化开始到位,往上能承接上早期香港人存茶的品种,由于陈期并不长,所以价格相对优惠,很适合市场。这部分产品更多是对应了消费者对消费品的性价比要求,大家买这些茶是喝的,用作炒的或者投资的相对少,这些茶反而更容易出手,看到这样的机会后,我趁着市场追高新货,大量抛售手中新茶,并换取很多二线厂家的旧茶。
  果然,在变现率很差的2008―2009年,我购买的这些产品很有市场,它的储备解决了囤积买卖普洱茶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变现问题。所以,纵使当时市场一片血雨腥风,我还能平静坐看庭前花开花落。
  
  步入健康发展
   (2009――至今)
  
  经历过动荡的格局后,如今普洱市场开始越来越规范。外来大资金的进入速度不比当初疯狂的年代少,只是少了一些盲目,多出一些精明。普洱茶专业化少,门槛低导致的情况就是资金容易进来,竞争在不断加大。小资金抵御大资金的竞争除了灵活变通别无他法,先于他人看到明天的普洱发展,就是今天的机会。进入普洱市场的资金,不再局限于过去,那种收料紧压加工再推向市场的模式在逐渐改变,很多企业大量收购毛料,制成成品后,却不急于投入市场,而是自己囤积储藏,既赚毛料逐年递增的利润,也赚产品陈化转变的价值。有些企业,直接加工成茶膏,袋泡茶,研制普洱茶衍生产品,直接推向终端市场,市场开始以五花八门的方式进入普洱茶领域,其最终目的都是利用普洱茶健康保健,口感好的特点,只是模式不拘泥于传统方式而已。
  多年从事金融工作的经历,让对待各行各业多一些融会贯通的能力,我在看待普洱茶这个不大也不小的行当,需要不断研究中国经济现状,未来发展变化,国人消费升级的需求,和各个地区消费者对普洱品饮的喜好和习惯等等,总结预测出普洱市场未来大体的发展格局。
  经历过这些年,我切身体会的一点就是普洱在变,我也在变,不断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就是我日常工作重点所在。我已经开始游离于茶叶传统的营销策略以外,普洱茶是一种独特的茶类,普洱茶交易不仅在于通道之间产生的差价,更在于陈化创造出的价值,坚持这些方针和策略,不把精力过多耗费在通道上。所以我玩普洱茶这些年来,很轻松,不累,趣味横生,也许我已经不把它当做稻粱谋,而是成年人的一场游戏而已。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普洱茶 > 普洱茶百科 > 普洱茶文化 >
电话:13859366756网微信短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