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百科 > 普洱茶文化 >

游走在西双版纳一个斑斓的文艺范菜市场

2020-07-23 20:20

位于西双版纳南端的景洪一直以绚丽多彩的热带风情著称。她浓酽、醇厚,仿佛版纳盛产的普洱茶,豪放张扬,却又温柔细腻。“西双”傣语为十二的意思,“版纳”是一千亩之意,西双版纳即为十二个版纳。不过,版纳不仅是因普洱茶而名扬全国,这里也是盛产多民族文化与美食的神秘之地,而景洪是版纳的代表,也更像是版纳的缩影。

漫步在景洪市区,一些历史景区是必然要打卡的,如曼听公园,也就是昔日的傣王行宫和总佛寺。告庄此前去过一次,最有名的是赶摆夜市,这座城市的饮食起居和业余休闲几乎都浓缩在了夜市里。逛一夜,走一圈,就对景洪人的日常生活有了初步印象。

但最吸引我的还是市区的集贸市场。此前每到一座城市,当地的博物馆和菜市场都是必打卡之地。博物馆彰显了一个区域最厚重的人文历史,菜市场则呈现出人间烟火的盛景,这也是最让我着迷的地方。

在景洪街头的小饭馆里,或许是因了地域的特产优势,随处可见大壶冲泡的普洱茶,这是景洪市区唯一的配餐茶,不像福建,餐馆的配餐茶通常有茉莉花茶、白茶和红茶等,选择性比较多样。

从某个层面而言,似乎也只有普洱茶和景洪市的美食匹配度最高。景洪人以傣家人为主,傣族风味是这座城市饮食的主题,辅以哈尼族、布朗族和基诺族等民族菜肴的风味,整体基调为酸、苦、辣,和普洱茶有灵魂上的共通点。

基本烹调方式为烤、炸、蒸、腌,很少有炒菜。香茅草烤鱼、糯米饭、酸笋鸡、过桥米线、腌酸肉、酸笋、辣鸡脚、炸牛皮、竹筒饭、烤罗非鱼、各式凉拌……都是游客来版纳必尝的当地菜肴。

我最愛吃的是当地的罗非鱼和米线。这里的罗非鱼基本处于放养状态,水质干净清澈,鱼肉因此[感极佳,鲜美嫩口,非内陆一些菜市场贩售的罗非鱼能比,散发着一股饲料味和土腥味,令人难以下咽。

米线则以来自滇南的蒙自米线最为美味,辅料琳琅满目,有薄荷、豌豆、豆豉、香茅草、姜丝、草芽丝、豆腐皮、葱丝、芫荽、辣椒……在街头的苍蝇馆子里,一碗新鲜的热气腾腾的米线端上桌来,再自己动手,逐一投放辅料,闻着浓郁的香味,瞬间大脑放空,只觉饥肠辘辘,一口气扫两三碗没啥问题,毕竟碳水容易消化。

美食的源头总是纯天然的原生食材。景洪人的胃口似乎天生包容性极强,吃花吃菌,还吃虫,吃一切原生态的大自然。大清早在集贸市场闲逛的时候,但见一大片姹紫嫣红,鹅黄翠绿扑入眼帘,目不暇给,时不时也能遇到一些山民挑下山来的原生态野菜,如臭菜、野茄子等。还有品种繁多的可食用的花,冬季里比较喜闻乐见的有芭蕉花、南瓜花、芋花等,以及一些我实在叫不上名字的花,它们都是能在景洪人灶台上一展身手的新鲜时蔬。据说单单芭蕉花就能变着花样烧制出十来种菜式,令人神往。如果在春季,那出现的花更多样,有白花、火烧花、丝瓜花、鸡蛋花等等,举不胜举。

嗜饮普洱茶的景洪人真的是超级爱吃花。那些盘菜里点缀着鲜花的影子,或许也让游荡在版纳的文青们觉得浪漫吧,五彩缤纷,荤素和谐,再蘸着喃咪(喃咪是傣语,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酱,通常用各种植物香料混合白菜、黄瓜、西红柿加上调料拌和而成)就饭吃,别提多助长胃口了。

景洪人的早餐选项之一糯米饭,我也好奇地小尝了一下。酸和辣依然是重点,但酸不会酸牙,辣并不死辣,酸辣均衡,唇齿留香,鲜活灵动。糯米饭分黑糯米和白糯米,配菜主要有鸡肉丝、青苔、茄子酱、香茅草竹笋、肉团子、豆豉……花样繁多,有点像我们福州的捞化,以一份主食自由组合各种本土荤素配菜。

当地的朋友说以前的傣族人很多胃不是特别好,因为常吃糯米饭的缘故,不易消化,一些人因而冒出胃下垂的毛病。如今糯米饭已不是每日必吃的主食,只在特殊的节日里.才会出现以糯米为主料的各式大餐。

那天中午我吃完糯米饭,足足消化了三个多小时才感觉胃舒服了一些,看来我的胃也是孱弱得很。虽然过两天又跑了趟菜市场,还遇到一些傣家人菜摊上的粽子,有长方形有圆锥形,所用的叶材有粽叶也有香蕉叶子,诱惑力十足,但实在不敢再碰糯米了,否则一大壶普洱茶也不够我消耗。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普洱茶 > 普洱茶百科 > 普洱茶文化 >
电话:13859366756网微信短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