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百科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在事件营销中声名鹊起

2014-04-04 00:57

  国内的普洱茶热潮,兴起于2002年底,经过狂飙突进式的发展后在2007年春天达到巅峰,甚至被央视称为“疯狂的普洱茶”。虽然事实已经证明普洱茶的“疯狂”确实是游资所为,并且游资“炒作”已经给普洱茶产业带来巨大伤害。但是,如果仅从知名度考量,与十年前相比,普洱茶已经是今非昔比。而普洱茶声名鹊起的背后,不仅仅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曾经疯涨的价格,更有一系列的事件营销活动。
普洱茶品网 http://www.puercp.com/2/view-540644.htm
  
  事件一:马帮进京
  2005年,一支打着“云南普洱•瑞贡京城”的旗号的马队,从云南出发,历经5个多月的时间,行程8000多公里,穿过云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于当年10月10日进入北京地界。这支由120匹马、43名赶马人、20多名管理和后勤人员组成的普洱茶马队,从5月1日出发开始,便受到了全国各地媒体和公众的极大关注。马帮进京,成了当年最热门的新闻事件之一。
  对于马帮进京的事件背景,云南龙润茶业集团副总裁娄自田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从2005年起,普洱茶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经历了最原始的以拍卖为主要事件的营销手段之后,普洱茶的市场营销需要一次规模较大的事件来推动其发展,此时,茶马古道被更多的媒体及书籍所提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茶马古道与普洱茶文化。马帮是最原始的运输工具之一,在云南较为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还能见到马帮这种原始的运输商品的方式,而现代社会已经发展到利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为运输工具。马帮这种原始的运输方式如果重现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从原始森林进入钢筋混泥土的世界中,将会造成巨大的反差和冲击!普洱茶曾经作为贡茶,从遥远的边疆云南,进入皇宫,重走这条道路,不仅能向广大人民宣传普洱茶的历史,还能借助过程中的各种活动,推广普洱茶。这正是当时普洱茶市场所需求的事件。
  对于此次事件产生的影响,娄自田认为,在这次马帮进京的事件中,原始和现代的激烈冲突,被表现得一览无遗。马帮进京之所以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兴奋,在于它是一个持续动态的可变的过程,这个事件可以预测结果,但不能预测过程,留下了更多的可供想象和谈论的空间,对于这样一个人为的事件,媒体的持续关注也将这一事件放大到无以复加。马帮进京不仅仅是走完这一过程了事,而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地延伸出各种普洱茶的推广活动,这种推广,有的是有意为之,有的是无意为之,参与的人数随着事件被关注的程度越来越多。人们关注的是马帮,但落到实处的是普洱茶。如果说“普洱茶”这三个字在很多地方是陌生词语的话,那么马帮进京之后,这三个字迅速成为人们口头上的热门词语之一。
  
  事件二:我的长征
  2006年4月,云南大益普洱茶业有限公司与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共同发起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立了“我的长征•红色大益”爱心专项基金,重走当年红军长征路,捐资1000万元给红军长征沿途贫困地区,并在《我的长征》节目行进过程中,沿途援建希望小学,开展一系列慰问老红军、建盖养老院、修缮红军墓、扶贫助弱等爱心活动。此行动共历时8个月。
  娄自田认为,此次事件出现的背景,是2006年普洱茶的营销开始百花齐放。各种营销模式开始得以在普洱茶市场上进行运用,普洱茶企业逐步有了品牌的意识,开始以品牌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线中,云南本土的普洱茶企业及外来资本开始激烈争夺普洱茶市场,这是中国传统茶叶营销难得一见的现象。大益普洱茶也开始寻求塑造品牌,利用事件营销来推广自身品牌形象。
  本次事件,是大益茶业集团在全国电视观众心目中制造了一个健康的新闻事件。在此事件中,大益普洱茶的品牌形象得以巩固,大益普洱茶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为大益产品走向全国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推广普洱茶做出了巨大贡献。
  
  事件三:普洱改市
  2005年8月,云南省思茅市政府将更名请示报省人民政府审核,省政府于2006年4月初将思茅市更名普洱市的请示转报国务院审批。半年后,思茅市又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思茅市更名申报的请示,力陈更名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提升品牌效应。2007年1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将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从当年4月8日起思茅市改为普洱市。
  对于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娄自田认为这是普洱茶事件营销登峰造极的作品,其间的复杂程度与影响力,可以用此次事件中截取两个片段来加以说明:其一,百年贡茶回归故里。与马帮进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帮进京是用最原始的手段将普洱茶运到北京,而百年贡茶回归故里,则是用最现代的方式,将故宫珍藏的百年贡茶运回普洱,据说购买了上千万的保险,动用了凯迪拉克轿车,一路上风光无限,光芒四射,万民景仰,这种场面媒体自然一路跟踪,不肯放过任何细节,形成了强大的宣传攻势。其二,改市前后的茶博会史无前例的热闹。全国各地茶商云集,普洱茶产品受到热烈追捧,形成了一茶难求的局面。
  
  事件四:奥运普洱
  2008年,奥运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是一个巨大的商业舞台,各种产品围绕奥运会展开激烈的争夺。茶叶是中国的传统产品,也是最具文化的产品之一,对于一个在家门口就可以向全世界做宣传的极好机会,中国茶业企业也想参与进来。但是根据奥运会的相关规定,茶叶作为非酒精饮料类别,一直以来都是可口可乐的赞助范围,由于可口可乐是国际奥组委的TOP赞助商,北京奥组委无权在这一领域向中国茶叶授权使用奥运标识。这个全球第一品牌的企业,是阻碍中国茶业企业走上奥运经济舞台的最大障碍。
  全国各地茶业协会、商会、论坛、咨询公司、茶业企业等等,在奥运会之前展开了无数的公关活动,还是没能得到可口可乐公司的许可,因此很难登上奥运经济舞台。普洱市不甘心无缘奥运,组织了8家生产企业,以生产奥运礼品茶的名义进行事件营销,但由于各种压力,效果并不明显。最后,云南龙润茶业集团经过努力,最终攻克可口可乐公司,得到了授权生产奥运普洱茶产品的授权。2008年7月,云南龙润茶业集团获得北京奥组委的正式授权,成为了奥运普洱茶的生产企业。
  对于此事件的意义,娄自田认为2008年是普洱茶迅速衰落的一年,价格大幅度回落,收藏市场遇冷,消费者观望,企业无计可施,经销商干坐着等待机会,这种低迷的市场行情很难看得到回暖的迹象。这种时候,奥运会的举办对普洱茶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
  奥运会本身是一件大事,不论茶业企业是否获得奥运会赞助资格,都会成为一个较大的新闻事件。对于普洱茶来说,面临市场急剧萎缩并迅速冰冻的情况,他们更加渴望得到这样一个机会,来重振整个产业。此时,云南龙润茶业集团获得奥组委的授权,对产业来说,是一次提升,对于龙润普洱来说,是品牌力量的最大化。
  
  事件营销的两种模式
  普洱茶的红火之路上,还有很多经典的事件营销案例。例如普洱茶的拍卖事件、开光事件和银行事件。以上的种种事件,本质上都是营销推广的方式。而这些营销推广方式,均是以制造事件的形式进行。可以说,作为一个容易制造新闻热点的产品,在营销推广中,普洱茶已经将事件营销运用到了极致。
  透过普洱茶以上的事件营销案例,可以发现事件营销存在着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借力模式,即借助正在发生的事件,将产品营销嫁接到事件上。第二种是主动模式,即没有事件就创造事件,然后将产品营销嫁接到事件上。两种模式,都要求营销团队本身具有足够的敏锐度。
  
  (一)借力模式
  所谓借力模式就是企业将企业的议题向社会热点话题靠拢,从而实现公众对热点话题的关注向企业议题的关注的转变。运用借力模式要实现好的效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相关性、可控性和系统性。

  相关性就是指社会议题必须与企业的自身发展密切相关,也与企业的目标受众密切相关。例如在事件二“我的长征•红色大益”活动中,大益普洱寻找到了与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最佳结合点,借助此项电视行动的巨大影响力,很好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
  可控性是指事件的发展趋势能够在企业的控制范围内,如果不能够在企业的控制范围内有可能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例如事件四,如果龙润普洱参与奥运而无法预料奥运会的走向和趋势,恐怕就无法预料参与奥运到底会给企业带来何种结果,那么其参与奥运的愿望恐怕就不会如此强烈。
  系统性是指企业借助外部热点话题必须策划和实施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公共关系策略,整合多种手段,实现一个结合,一个转化:外部议题与企业议题相结合;公众对外部议题的关注向组织议题关注的转化。
  
  (二)主动模式
  主动模式是指企业主动设置一些结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议题,通过传播,使之成为公众所关注的公共热点。运用主动模式,必须遵循创新性、公共性及互惠性三项原则。
  创新性就是指企业所设置的话题必须有亮点,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公众的关注,正所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及人狗互咬才是新闻。例如一段时间里比较热闹的普洱茶银行事件。事实上,普洱茶银行不能叫做银行,它只是普洱茶投资收藏的一种方式。但以“普洱茶银行”的头衔出现,便形成了一个亮点很大的话题,从而吸引了大量媒体竞相报道。
  公共性是指避免自言自语,设置的话题必须是公众关注的。
  互惠性是指要想获得人们持续地关注,必须要双赢。因为只有从消费者关心的事情入手,营销策略才能打动消费者,才能更好地实现营销目标。
  回顾普洱茶这十年来风风火火的发展史,可以看到普洱茶在事件营销上已经走在了全国其他茶类的前面。对于事件营销的两种模式,普洱茶也是运用得相当娴熟。但是也应当看到,一个适合创造事件的产业,也许预示着该产业的不成熟。因此,虽然普洱茶在事件营销上为中国茶业做出了典范,但对于普洱茶产业发展来讲,相信以后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事件营销的运作策略
  
  借势篇
  所谓借势,是指企业及时地抓住广受关注的社会新闻、事件以及人物的明星效应等,结合企业或产品在传播上欲达到之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明星策
  明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大众主观愿望相交合而产生的客观存在。根据马斯洛分析的人的心理需求学说:当购买者不再把价格、质量当做购买顾虑时,利用明星的知名度去加重产品的附加值,可以借此培养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感情、联想,来赢得消费者对产品的追捧。
  体育策
  主要就是借助赞助、冠名等手段,通过所赞助的体育活动来推广自己的品牌。体育活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参与,体育赛事是品牌最好的广告载体,体育背后蕴藏着无限商机,已被很多企业意识到并投入其间。
  新闻策
  企业利用社会上有价值、影响面广的新闻,不失时宜地将其与自己的品牌联系在一起,来达到借力发力的传播效果。
  造势篇
  所谓造势,是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
  舆论策
  企业通过与相关媒体合作,发表大量介绍和宣传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软性文章,以理性的手段传播自己。
  活动策
  企业为推广自己的产品而组织策划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吸引消费者和媒体的眼球达到传播自己的目的。
  概念策
  企业为自己产品或服务所创造的一种“新理念”、“新潮流”。
  
   事件营销应注意的问题
  
  ● 事件营销不能触犯国家的法律法规,底线一旦触及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打击是致命的。
  ● 事件营销不能降低品牌的档次。事件营销仅仅是一种营销方式,是以品牌定位为基础的,因此要服从于品牌定位。
  ● 事件营销不能破坏品牌的美誉度。做品牌不仅仅做知名度更要做美誉度,如果仅为了出名而不顾品牌的美誉度,对品牌的长久发展也是不利的。
  ● 事件营销不能与实际情况不符。适当的包装是需要的,但不能与实际情况不符,否则就是欺骗。公众的信任一旦失去,再想挽回是极为困难的。
  ● 事件营销应有应急预案。事件营销前应准备多套方案,以防突发事件发生所带来的危机或问题。
  ● 事件营销应考虑具体的环境。不同的环境对同一活动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企业应根据环境的不同调整事件营销的策略。
  ● 事件营销应符合地方的文化风俗。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是不一样的,企业在开展事件营销前都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避免触犯当地文化风俗的禁区。
  ● 对事件营销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作都应分配到每一个人,不能存在模糊地带;对每个工作的完成时间都有明确规定并有如果完不成应该怎么办、如何挽救的方案。
  ● 应有专门的人做媒体公关的工作。事件营销中的媒体通路很重要,如果有媒体记者没有按照事前的要求去报道或者有媒体进行了负面报道,企业应有一整套的沟通方案与步骤。
  ● 要定期进行总结与检讨,要能够根据市场的反馈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事件营销的策略与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普洱茶 > 普洱茶百科 > 普洱茶新闻 >
电话:13859366756网微信短信咨询